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: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持续下降,尚未发现后遗症

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: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持续下降,尚未发现后遗症

shell01 2025-08-19 装修心得 1 次浏览 0个评论

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情况如何?感染后有无后遗症?感染病毒的蚊子有何特性?全国有何防控举措?……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接受新华社专访,解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。

问题一:佛山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情况如何?

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通报,8月17日当地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5例。近段时间以来,新增确诊病例继续呈持续下降趋势。

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任东升表示,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从高峰期的每天600多例,稳步下降到每天100例以内,说明前期的防控措施成效进一步巩固。

他表示,目前佛山新增病例呈现散发状态。下一步将采取更精准的防控措施,进一步把疫情控制住。

问题二:佛山收治的基孔肯雅热患者情况怎样?

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陈志海介绍,基孔肯雅热主要有3大症状: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,持续时间并不相同。

他表示,最需要关注的是关节痛,主要是一些小关节,其中踝关节痛最为常见,也对患者影响最大。

“有的患者早晨起来要下地,脚一踩地,就又坐回床上去了,因为两个脚踝支撑不住。”陈志海说,部分患者出现腰背痛、髋关节痛、膝关节痛等。基本在1周至3周之内就康复了。

目前,佛山已收治几千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,尚未发现有患者留下后遗症。

问题三:患者康复需要注意什么?

陈志海说,佛山的患者中,有部分9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,由于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病,需要格外关注。

根据目前研究结果,基孔肯雅病毒有至少3种基因型,但只有一种血清型。“这意味着人感染一次后,就会产生针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,基本上就不会再感染第二次。”

除老人和1岁以下婴幼儿之外,有文献资料显示,孕妇如果在分娩之前感染发病,病毒载量很高,新生儿有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病毒。目前佛山暂未发现类似病例。

问题四:蚊子是否对杀虫剂存在抗药性问题?

近期有研究称,对在广州采集的白纹伊蚊进行基因检测,结果显示相关样本携带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突变。

专家表示,蚊子对某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正常现象,但不能因为蚊子对某几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,就推断对所有杀虫剂存在抗药性。

任东升说,佛山已采取针对措施,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做过药效评价实验,证实是有效的。

问题五:蚊子在多长时间内具有传染性?

专家介绍,蚊虫叮咬了一个基孔肯雅热感染者之后,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经过1周左右的外潜伏期,蚊子就具有了传毒功能,蚊子会一直携带病毒直到死亡。

广东环境条件比较适合蚊虫生存,成蚊可以存活1至2个月甚至更长。因此,杀灭成蚊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措施。

任东升说,目前还未见到基孔肯雅病毒经蚊子传代后传播的可靠证据。

问题六:全国对基孔肯雅热风险如何管控?

近期发布的《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(2025年版)》将我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、Ⅱ类、Ⅲ类、Ⅳ类地区。

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伊蚊进行传播,在传播风险上具有相似性。此次划分的Ⅰ类地区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、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、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6个省份,包括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。

任东升说,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划分,并不代表当地基孔肯雅热疫情实际发生的情况,而是根据当地伊蚊的活动周期和既往登革热的病例数量来划分的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,本文标题:《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: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持续下降,尚未发现后遗症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