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光明时评】广袤森林,是“绿色屏障”也是“多元粮库”

【光明时评】广袤森林,是“绿色屏障”也是“多元粮库”

shell01 2025-03-28 装修心得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【光明时评】

作者:王礼刚(湖北文理学院教授)

森林中生长的,不仅有供观赏的草木,也有富含营养的油茶、竹笋与林下菌菇;山区林间,不再仅是单纯生产木材,也是能孕育生态禽畜、药用植物的立体粮仓……在大食物观视角下,广袤的森林正从 " 绿色屏障 " 转变为 " 多元粮库 "。

2025 年 3 月 21 日是第 13 个 " 国际森林日 ",主题是 " 森林与食物:森林对于维持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"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,我国森林食品年产量已超 2 亿吨,成为继粮食、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:" 发展森林食品,丰富‘森林粮库’ ",将森林资源纳入大食物观战略框架。通过科技赋能林下经济、完善产业链条,森林食品不仅能缓解耕地压力、优化膳食结构,更能以 " 不争田、不抢水 " 的生态优势,为粮食安全开辟 " 向森林要热量、要蛋白 " 的新路径,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。

【光明时评】广袤森林,是“绿色屏障”也是“多元粮库”

发展森林食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,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。通过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,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,能够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。同时,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,如食品加工、医药保健、生态旅游等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,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,推动农业向绿色化、优质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。

发展森林食品,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森林资源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。例如,各地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森林食品产业品牌,如赣南脐橙、秦岭木耳、陇南橄榄油等,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,还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,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。此外,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吸引人才、资金、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,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,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
近年来,我国不断加强 " 森林食品 " 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》,提出 " 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,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 ",国家林草局编制《全国木本粮油产能提升实施方案》,推动油茶、榛子等产业标准化发展。在地方层面,四川将 " 森林粮库 " 纳入 " 天府粮仓 " 建设,福建出台专项实施方案,形成 " 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 " 的特色格局。

加快技术创新是破解森林资源转化与产业升级瓶颈的核心路径。森林食品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突破。在育种领域,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高油酸油茶、抗逆性竹笋品种;在加工环节,低温冻干技术延长松茸、羊肚菌等山珍的保鲜期;在管理层面,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林下温湿度、土壤墒情,实现精准管护。例如,福建龙岩建设全国首个林业数字孪生系统平台 "e 林通 ",将林业生产的全要素融入数字孪生系统,实现了生态资源数据的互联互通,打破了 " 数据孤岛 "。

加强三产融合是森林食品产业链的延展与增值的发展方向。森林食品产业的崛起,推动了种植、加工、服务业的深度融合。国家林草局印发的《林草产业发展规划(2021 — 2025 年)》指出,到 2025 年,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量达 25 亿人次,国家森林步道总里程超过 3.5 万公里,形成 " 以食带游、以游促产 " 的良性循环。上游以木本粮油基地、林下种植示范区为核心,中游发展森林食品精深加工,下游拓展森林康养、生态旅游等业态。

面向未来,发展森林食品,丰富 " 森林粮库 ",需构建 " 三链协同 " 发展格局。一是延伸产业链,开发森林食品保健品、功能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;二是提升价值链,建立森林食品溯源体系,培育区域公用品牌;三是完善供应链,建设产地冷链物流中心,着力解决 " 最后一公里 " 难题。同时,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,建立木本粮油种质库,培育抗逆性强、营养丰富的新品种。在消费端,需加强健康饮食宣传,引导公众认知森林食品的营养价值,形成 " 以林养粮、以粮促林 " 的良性循环。

《光明日报》(2025 年 03 月 27 日   02 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,本文标题:《【光明时评】广袤森林,是“绿色屏障”也是“多元粮库”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